3月25日,在广州市科技局指导下,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1)等成果发布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广州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集团下属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创新战略研究院)、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1)》,广州创新战略研究院同步发布了《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报告(2020)》和《科研机构在广州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两份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孙福全副院长、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玄兆辉所长,广州市科技局吴汉荣副局长、广州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集团洪剑平副总经理等领导出席发布会。会议由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创新战略研究院)总经理范小红主持。广州市科技局、市国资委等有关处室负责人以及主办单位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等参加了发布会。
本次发布的《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1》通过综合评价指标和监测数据,对广州城市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科研机构在广州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从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出、创新生态、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协同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广州科研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功能与作用,把脉广州科研机构发展情况;《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报告(2020)》从产业发展、发展环境、研究实力、创新成果、疫情防控等方面,跟踪研究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展,剖析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动态。三份研究报告从不同侧面研究分析广州创新的发展进展、值得关注的问题,提出了智库的对策建议,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管理决策参考,为社会提供深度的信息指引。
(报告详情点击文末“阅读推荐”)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在致辞中回顾了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自2017年发布以来的历程,报告逐步受到社会各界肯定和认可,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当前全球创新版图中,广深港创新集群已居全球科技集群第2 位,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居第14位,充分显示了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广州城市创新报告指数》研究与发布,能够为进一步推动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支撑。
市科技局吴汉荣副局长、广州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集团洪剑平副总经理作了讲话。吴汉荣副局长指出,报告充分展示了“十三五”以来我市科技创新的发展成果,评价科学、合理,总体符合广州实际,是广州积极发挥科技智库战略咨询作用的重要体现。随着广州科技创新实力整体性、格局性的变化以及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希望城市创新指数报告指标体系的设置能做到与时俱进、动态更新,进一步在科技创新管理、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科学决策作用,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进新时代广州科技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洪剑平副总经理充分肯定了3项研究报告的价值,认为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广州科技智库,研究总结广州科技创新发展成效经验,积极献计建言,为政府制定科技创新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广州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集团将加大对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人才培养和投资等方面支持,充分发挥广州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集团产业投资功能,积极推动广州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扩链。
以下为“阅读推荐”内容: 《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1)》
基于创新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结合广州城市及区级创新的特殊性,建立了广州创新指数评价体系和区级创新指数评价体系,从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4个一级指标对广州市及广州各区创新能力进行了监测和评价。同时报告对市级、区级评价主体的创新指数二级指标体系进行了区分,其中广州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由20个二级指标构成,重点监测和评价广州市2010年以来创新发展变化情况;区级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由10个核心指标构成,对广州市11个行政区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广州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活跃度持续提升;科学研研究支撑体系和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日益完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显著提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事业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以2010年100分作为基数,2020年广州创新指数得分为301.49分,较上年提高28.03分(见图1),总体实现“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2010-2020年年均增长11.67%,反映了广州的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事业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与2010年相比,2019年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其中,创新绩效改善最为明显,2020年得分为357.32份,2010-2020年年均增长25.73分;创新环境和企业创新得分差距较小,年均增长分别19.84分和18.71分;创新资源指数年均增长16.32分。以上数据表明,广州市整体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创新资源多样化集聚、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绩效更加显现、创新环境持续迸发新活力的科技创新局面已经形成。
二是创新资源持续集聚,创新基础更为雄厚。2020年,广州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社会R&D经费支出总额较上年增长14.332%,研发投入强度(R&D/GDP)首次突破3%,达3.1%;地方财政科技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59%。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R&D研究人员数为138.51人年/万人,较上年增加4.75人年/万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达23万人,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科学普及事业迅速发展,人均科普经费较上年翻番,为顺利开展科普活动、提高民众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的提供坚定保障。
三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壮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明显。2020年,广州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制造业、设立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发展方面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领跑态势。一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指数得分在企业创新5个指标中继续领跑,其中企业专利授权数较上年增长17.54%,达9.21万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数较上年增长21.04%,达151.41万个。二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发力迅猛,达715.41亿元,直接跨越600亿关口,同比增幅20.67%,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至15.74%,较上年提升2.03个百分点,表明广州积极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集群迅速成长,未来产业生态更加优化。三是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新增设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65家,5亿元以上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四是科技创新绩效显著提升,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增强。创新绩效是广州2020年城市创新指数得分最高的一级指标,每万名从业人员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劳动生产率、专利产出等方面亮点纷呈。一是技术市场更加活跃,每万名从业人员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指标得分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2020年,广州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2256.53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77.11%,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技术转移转化活力显著增强。二是劳动生产率稳中有升,2020年广州劳动生产率为21.91万元/人,秉持科研攻关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浪潮中把握机遇,催生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三是专利产出效能进一步释放。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5万件,同比增长23.36%,PCT专利申请量1785件。
五是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平台建设快速发展。广州推动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步入快车道、创新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进一步释放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一是科技企业研发及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当年发放贷款额150.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0.87%,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经税务部门核定的企业申报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经费总额为561亿元,同比增长13.10%。二是多主体、多类型、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已经形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优势,推动建设大科学装置4个,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11个。三是创新孵化育成载体建设不断突破,省级以上孵化器数量增加、面积扩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项目)超过1.2万家(个)。
六是广州各区创新发展齐头并进,亮点纷呈。广州区级创新指数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广州各区的整体创新水平较上年显著提升,其中,黄埔区、天河区、南沙区创新指数综合得分居全市前三位,属第一梯队;各区凭借自身优势,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共同促进了广州科技创新的健康稳步发展。黄埔区科技创新优势更加凸显,10个指标得分均居各区之首,其中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R&D研究人员数、企业R&D经费支出、每万名从业人员高新技术企业数和劳动生产率5个指标得分为100分;天河区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发力,国家级创新平台31家,省级创新平台570家,均位居广州各区首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继续领跑全市;南沙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67%,居全市第二,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幅明显,创新人力资源密度高,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二;番禺区企业创新也表现突出,其中四上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38%、每万从业人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4.08家/万人、企业专利数授权量达到13855件,均居全市第二;海珠区高度重视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省级孵化器面积、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项目)数居全市前列;增城区综合创新排名上升,全社会R&D经费支出得分居全市第三,高技术产业占比、财政科技支出得分居全市第二;越秀区劳动生产率为31.59万元/人,在全市排名第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重为11.87%,规模以上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12.6%,分别在全市排名第三和第四;花都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R&D研究人员数为125.46人年/万人,较为突出,得分全市排名第四;
白云区孵化企业数量为749家,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得分排名第五;从化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增速为31.09%,位列11区首位,四上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占主营收入比重为1.36%,全市排名第三;荔湾区创新能力提升空间较大,创新绩效指标具有一定优势。
七是科技创新仍有短板需补齐。报告显示,广州创新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在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专利产出、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等方面指标得分相对较低,每万名从业人员高新技术企业数、重大创新平台数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等指标得分也较上年有所下降,创新加速形成新动能、新业态增长潜力尚需进一步挖掘。此外,广州各区的创新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各区应立足自身优势,相互借鉴,补足自身短板,推动各区创新发展更为协调。
《科研机构在广州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
基于广州科研机构高度集聚的优势,结合广州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需要,建立了对广州区域创新功能与作用支撑分析的路径与框架——从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出、创新生态、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协同等5个维度,对广州科研机构对区域创新的功能与作用进行比较和评价。报告显示:2010-2019年广州科研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面和规模都显著增长,机构数量从156家增至224家。头部科研机构研发投入水平大幅上升,R&D经费内部支出从33亿增至108亿元;研发方向逐渐向基础研究倾斜,2019年投入到基础研究的R&D内部经费占比为27.77%,较2010年上升6.08个百分点,推动全市创新驱动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具有以下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特征:
一是为区域科技创新成果提供重要供给。2010年以来,广州科研机构的科研课题、科技论文等增长显著,知识产权和国家标准产出成倍增加,成为区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提供者和服务者。截止2019年底,广州科研机构当年发表科技论文9071篇,科技著作288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327项,分别较2010年增幅达37.25%、56.52%和220.59%。投入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课题经费和人员合计占比分别从2010年3成和4成左右增长至超过5成。2019年已有超过半数科研机构建立了旨在持续向区域输出重要创新成果、提供成果转化支撑服务、培养专业转化人才等的成果转化部门。
二是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2019年广州科研机构顶尖重点学科85个,占全部科研机构办重点学科的25%,主要分布在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生物学等领域,与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科学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协同。十年来,广州科研机构在机械工程、电子通信技术、材料科学等应用型技术领域持续发力,投入相应学科建设资金和人才规模都大幅增长;尤其是2015年以来35所新建科研机构中23所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总数的66%。
三是发挥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主力军作用。2019年2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科研机构作为承担单位的占比约为70%。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冷泉生态系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广州分院)和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合作建设的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占据了广州四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的三席,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等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广州“1+4+4+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撑。
四是承担了区域科技合作交流重要纽带功能。一是为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提供了多种科技服务。广州科研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满足了不同创新主体科技服务需求,畅通了创新主体之间合作障碍。二是构建了与粤港澳及国内创新网络的紧密合作关系。一批多主体合作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如三地共建海洋能源科学广州海洋实验室等强化了与国内城市、港澳等科技合作关系。三是成为跨国创新主体合作节点。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强化了与国际先进技术创新主体的联系,为广州接入国际创新网络,打造全球技术高地奠定了基础。
五是承载了区域创新要素聚合扩散的重要节点功能。2019年广州非企业科研机构培养了248名博士毕业生、570名硕士毕业生,为产学研之间的人才供给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资本要素来看,广州科研机构的R&D经费外部支出中流向企业的资金一直稳定在全国第三的位置对本地企业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从知识和信息外溢来看,广州科研机构近年来加速数字化新基建建设,促进了关键技术和学术信息资源在区域的汇聚扩散流通。
报告还通过与国内其他重点城市对比揭示了广州自身科研机构发展的长短板:得益于科研机构的专利受理和授权量的突飞猛进及R&D投入的大幅增长,广州在成果产出及研发投入上都名列前茅。而人才支撑及与企业的合作水平上,广州则有待进一步加强,制约了科研机构的成果向产业链转化及协同创新水平。此外,不同管理主体的科研机构缺乏常态化协调机制和长期差异化发展定位和方向也对高质量发展提出挑战。为此,《报告》提出了多项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优化重构科研机构集群,强化与产业联动协同。科研机构人才、技术密集,投入大,要坚持四个面向,把准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对接广州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围绕重点优势产业链和前沿技术领域,优化重组广州科研机构集群,强化科研机构与重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联动效应,发挥科研机构投入的战略绩效。
二是培育打造旗舰科研机构,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瞄准国际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创新体制机制,聚合产学研头部资源,重点建设2个左右前沿技术、交叉学科和基础产业技术领域国际领先的旗舰科研机构,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国际级前锋科技产业。
三是拓展创新资本等多要素参与,畅通成果转化链。破除广州科研机构院墙,在推动与产业联动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多主体参与科研成果链式转化过程。
四是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知识技术溢出效应。发挥广州科研机构知识、技术、人才密集优势,抓住数字技术发展新机遇,强化数字新基建,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扩大知识技术溢出效应。
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攻坚,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发展目标与自身承载区域创新功能的协调性:一是构建不同管理层级、转制非转制科研机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良性互动的协调机制。二是明确各级各类科研机构战略定位和目标导向,从组织架构理事会制度、运营机制项目委任制等多维度拓展原有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机构建设探索,打破内部业务运营闭环;三是完善各类高端要素流动和激励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及所有权、成果验收及评价等关键科创机制。
六是多维度深化科技开放,扩大粤港澳及国际科技合作。主动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建立更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夯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础,以国际科技赋能广州原有科研机构矩阵,进一步彰显打造老城市新活力典范之都的决心。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报告(2020)》
通过2年持续跟踪研究,从产业增长、发展环境、研究实力、创新成果等方面展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态势。在期发布的《2019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发展报告》基础上,继续跟踪研究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情况,更聚焦于广州在现代中药、再生医学、体外诊断等优势领域的发展进展,并贴近形势变化,针对新冠疫情及时跟踪广州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成效。
从全球来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增长快,2020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7%。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物医药市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的青睐,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3.57万亿元,同比增长8.51%。通过对比分析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发展进展,提出广州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如下:
一是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抗疫成绩突出。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态势。2020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1356.98 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高出全国规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9%)10个百分点。体外检测、中药调理、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发展迅速,其中磷酸氯喹、血必净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氢氧混合吸入气等4项科研成果和技术纳入国家诊疗方案,AI辅助诊断系统在伊朗、韩国等10个国家完成部署。
二是加速聚集国际龙头企业,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高地。2020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纳入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为全国首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之一,是全省唯一连续两年获国务院激励表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广州拥有国际生物岛、中新广州知识城、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集群,聚集了阿斯利康、默克、金域医学、燃石医学、GE生物、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多个龙头企业,全市有55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位居全国第三。
三是积极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多个医学类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广州目前共有13个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占全国10%;在穗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占全省一半,其中生物医药领域联合实验室有以下4家: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粤港慢性肾病免疫与遗传研究联合实验室、粤港RNA医学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州2020年新增生物医药类ESI全球前1%学科7个,包括华南师范大学的精神病学和环境生态学,广州医科大学的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和免疫学,南方医科大学的免疫学,广东医科大学的药理学和毒理学。
四是体外检测、中药等医药产品表现突出。广州2020年新增医疗器械注册产品2574件,产品增量全国第一,增速36.89%,其中有一半是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达安基因、万孚生物、和信健康的检测试剂盒快速获国家注册,通过欧盟CE认证,达安基因研发的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30分钟左右可完成检测,是目前国内获批的8通量以上的快速检测产品;万孚生物研制的抗体检测试剂盒是全国首批进入应急审批通道并获证的2个抗体检测试剂之一。广州市共有药品3600多个,2020年受理在研新药数量同比增长104%。在抗击疫情中,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发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的优势,形成 “肺炎1号方”,总有效率达到94.21%,有效改善新冠患者临床症状。
报告也揭示了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存在的短板,如龙头医药企业研发强度不高,龙头企业偏少;研发生产外包服务机构(CRO)服务产业发展缓慢,新药研发活动受制约;医疗器械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领域风险投资不够活跃等。针对以上存在的短板,《发展报告》提出了多项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深化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带动效应。针对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链的不同细分领域需求的特殊性,出台重点领域产业链建设的政策和指导方针,促进国家与广东省科技创新政策在广州落地实施,继续加大广州和各区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投入力度。大力培育生物医药领域领头企业方阵,鼓励龙头和领军企业牵头进行上下游配套,加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消毒剂产业横向联合,上下协同,引导龙头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盘活“老字号”资源价值,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
二是培育专业服务平台,赋能创新药研发。促进产业研究专业化分工,加强公共研发服务发展。加快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发展,如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机构,促进CRO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对接融合。产业研究分工不仅能降低资金需求和研发风险,还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门槛和产业参与壁垒。
三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布局高端医疗器械发展。出台高端创新医疗器械发展规划,确定系统全面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广州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政策法规。支持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的创新开发,着重突破高性能医用材料产业转化难题,填补国内空白。
四是健全投融资体系,引导资本投入。进一步优化行业投融资环境,规范生物医药风险投资活动,建立更为开放的融资机制,为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活动提供稳定可靠的投资保证。支持发展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机构和并购基金,培育一批生物医药专业投资人和品牌投资机构。